“我们针对收集到的校园适应、青春期迷茫等问题,通过开展个案辅导、小组互动和‘阳光课堂’,陪伴支持孩子们舒展紧锁的眉头、重现自信的笑容。”成都市温江区公平学校驻校社工汪晓艳说。这是学校社工开展服务的微观场景,也是四川分领域开展专业社工服务的鲜活场景。目前,四川从事老年、儿童、社区矫正等社工服务的专业人员超13万人,持证的有8.82万人、近3年增长172.2%。
近日,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分领域发展专业社工服务工作方案》。这是社会工作部门组建后,在全国率先发布的省级层面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分领域发展的政策文件。
突出精准化 抓好十个重点领域
《方案》提出,聚焦老年、儿童、妇女、学校、医务等10个领域,立足现有服务阵地场所,嵌入式、融合式、功能性引入社工服务。老年社工服务,主要开展精神慰藉、社区参与、临终关怀等服务;儿童社工服务,主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成长陪伴、危机干预等服务;妇女社工服务,主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家庭关系调适、干预伤害妇女行为等服务;学校社工服务,主要开展思想引导、社交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医务社工服务,主要开展病患关爱、心理与情绪辅导、医患关系调适等服务;灾害社工服务,主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转移安置、资源链接等服务;信访社工服务,主要开展政策宣导、情绪疏导、信访群体跟踪回访等服务;禁毒社工服务,主要开展禁毒宣传、戒毒支持、社会融入等服务;新就业群体社工服务,主要开展帮困扶弱、权益维护、法律咨询等服务;社区矫正社工服务,主要开展教育矫正、入矫管理、解矫管理等服务。
突出体系化 完善四个工作机制
《方案》提出,拓宽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建立各领域社工人员培养评价体系,对从事社会治理的基层干部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专业岗位适配机制,推动有条件的单位(机构)转化设置社工岗位,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将社工岗位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健全专业服务购买机制,建立分领域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供给机制,支持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社工服务平台等,精准对接供需,直接开展服务。完善专业机构发展机制,完善社工服务机构培育扶持政策,引导社工服务机构明确业务范围,健全规章制度。
突出科学化 夯实三个基础支撑
《方案》强调,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完善以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专业队伍建设工作格局。加强投入保障,统筹整合利用现有资金资源,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向更多领域拓展。加强激励引导,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和福利政策,大力宣传社工服务法规政策、发展成果等,提升知晓度、美誉度。
此外,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社工服务体系和专业社工人员相互赋能发展。在体系建设上,着力构建“县级—镇街—村社区”三级县域社工服务体系,建设以镇街为重点的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在人员培养上,分层级加强专业社工培训,省级层面严选严育2批高层次社工专业人才38人。在发展方向上,全省选取50个社区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试点,探索“党建+社工+志愿”发展模式。
“分领域发展社工,中央有精神、实践有基础、事业有需要、‘算账’更经济。”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将以创新思维持续推动专业社工服务向各领域拓展,在更宽领域践行“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